鐵是人體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素,主要功能是協助紅血球運輸氧氣,維持能量代謝與免疫功能,缺鐵可能導致貧血、疲倦、頭暈等症狀,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效率。因此攝取足夠的鐵質並提升吸收率,是維持健康的重要關鍵!

缺鐵性貧血吃什麼?補鐵食物及鐵劑保健食品推薦

 

鐵是什麼?鐵質為何如此重要?

鐵質是一種對人體成長與發育不可或缺的礦物質,它是血紅素與肌紅素的主要成分,參與氧氣運輸、DNA合成、能量代謝與免疫功能。若鐵質攝取不足,可能導致疲勞、頭暈、免疫力下降等健康問題,長期更可能引發缺鐵性貧血。

 

 

兩大類鐵質:血基質鐵與非血基質鐵

鐵質來源可分為兩大類:

  • 血基質鐵(Heme Iron)
    來自紅肉、豬肝、雞肝、海鮮等動物性食物,含有二價鐵(Fe²⁺),人體吸收率較高。
  • 非血基質鐵(Non-Heme Iron)
    來自深色蔬菜、豆類、堅果、穀類等植物性食物,含三價鐵(Fe³⁺),吸收率較低,但可透過搭配維生素C提升吸收。

     

補鐵的功效與好處有哪些?

 

  • 構成血紅素與肌紅素的重要成分

    鐵質是血紅素與肌紅素的核心元素,有助於攜帶氧氣與肌肉儲存氧氣,維持肌肉正常運作與代謝。

  • 有助於正常紅血球的形成

     足夠的鐵質能促進血紅素生成,進而促進健康紅血球的形成,預防缺鐵性貧血。

  • 有助於氧氣的輸送與利用

    鐵質有助於氧氣運輸至全身各器官,減少疲勞感,維持良好體力與精神狀態。

     

2025補鐵食物清單推薦
以下是富含鐵質的食物,幫助你有效補鐵!

  • 動物性高鐵食物(血基質鐵)

1. 紅肉(牛肉、羊肉)
牛肉和羊肉的鐵含量豐富,是吸收率極高的鐵質來源。

2. 動物肝臟(豬肝、雞肝) 
富含血基質鐵,且含有維生素A和B群,對造血功能有助益。

3. 海鮮(牡蠣、蛤蜊、貝類)
牡蠣與貝類含有大量鐵質與鋅,對免疫系統也有幫助。

4. 家禽肉(雞肉、鴨肉)
雖然鐵含量略低於紅肉,但仍是優質鐵質來源。

  • 植物性高鐵食物(非血基質鐵)

1. 深綠色蔬菜(菠菜、羽衣甘藍)
菠菜富含鐵質與葉酸,有助於血紅素合成。

2. 豆類(紅豆、黑豆、鷹嘴豆)
這類豆類含有豐富的鐵質與膳食纖維,有助於消化。

3. 堅果與種子(南瓜籽、芝麻)
南瓜籽和芝麻含有豐富的鐵質與鎂,可幫助維持血液健康。

4. 全穀類(燕麥、藜麥)
燕麥與藜麥提供優質的非血基質鐵,適合素食者補充。

5. 果乾(葡萄乾、紅棗)
天然甜味且富含鐵質,是健康零食的好選擇。

6. 豆腐與黃豆製品
對於素食者來說,豆腐和豆漿是優質的植物性鐵質來源。

  • 鐵補充劑(補鐵保健食品)

    1.鐵劑
    除了食物補充外,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醫生處方的鐵劑來改善缺鐵問題,建議可諮詢您的主治醫師。

    2.甘胺酸亞鐵
    若您無法從食物中攝取到足夠的鐵質,也可以透過保健食品補鐵,其中甘胺酸亞鐵是一種高效、易吸收的鐵補充劑,且對腸胃的刺激較低,較不易引起便秘或腸胃不適。

 

鐵質不足(缺鐵)症狀

輕度缺鐵通常不會有明顯症狀,可能僅感到容易疲倦、體力變差。 若缺鐵狀況加劇,則可能出現極度疲勞、臉色蒼白、頭痛、頭暈、手腳冰冷、指甲脆弱等症狀。這些症狀常表示體內鐵質已長期不足,建議及早進行抽血檢查,以便進一步評估是否需要補充鐵質。

 

鐵質建議一天攝取量多少

根據《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(第八版)》建議,鐵的每日攝取量會隨年齡、性別及生理狀況而不同。

以下是幾個常見族群的鐵質每日建議攝取量:

 以下是幾個常見族群的鐵質每日建議攝取量:

年齡

7個月-9歲

10毫克

10-18歲

15毫克

19-50歲

10毫克

15毫克

51歲以上

10毫克

懷孕第三期與哺乳期

需額外補充30毫克

 

 

 

如何提升鐵質吸收率?

雖然補充高鐵食物很重要,但吸收率同樣關鍵,以下是幾個有效提升鐵質吸收的方法:

  • 搭配維生素C
    維生素C可幫助非血基質鐵的吸收,例如吃菠菜時搭配橘子、番茄或甜椒。
  • 避免咖啡與茶
    咖啡與茶中的多酚影響鐵的吸收,建議在餐後一小時再飲用。
  • 適量攝取動物性蛋白質
    肉類中的血基質鐵可促進非血基質鐵的吸收。

 

鐵補充的注意事項與可能副作用

 

  • 一般鐵建議於餐前1小時或餐後2小時空腹服用最佳,並搭配維生素C有助於鐵質吸收。不過,部分人空腹補充可能會出現腸胃不適、噁心或上腹悶痛,這種情況下可以改為隨餐或餐後立即補充。
  • 避免與富含植酸或多酚的食物同時食用: 一般植酸和多酚容易降低腸道對鐵的吸收,因此咖啡、茶、全穀類等食物建議與鐵補充品間隔至少1小時後再食用。
  • 常見副作用:補充鐵保健品後,部分人可能會發現糞便呈現深綠色或黑色,這是補充鐵的正常現象,建議搭配維生素C,促進鐵質吸收。此外,可能出現便祕或腹瀉的情況,建議多喝水、多攝取膳食纖維以緩解便秘;也可以適當調整鐵保健品的劑量緩解腹瀉不適。 

 

如何挑選補鐵的保健食品

 

  • 選擇高吸收率的鐵質來源,像是美國專利原料來源甘氨酸亞鐵Ferrochel,專利螯合鐵不會影響其他營養素吸收,生物可利用率達90%。

 

鐵質常見問題

  • 吃素怎麼補鐵
    素食者主要從植物性食物中攝取鐵質,但這些食材容易受到植酸、多酚等成分干擾,為了提高鐵的吸收率,建議素食者:

    1. 搭配維生素C攝取,可以幫助三價鐵轉換成更好吸收的二價鐵(Fe²⁺)。

    2. 補充維生素B6、葉酸與維生素B12,有助於紅血球的正常形成。

  • 鐵可以和鈣一起補充嗎
    一般認為鈣會短暫抑制鐵吸收,尤其是在同一餐攝取大量鈣與鐵時。但長期研究發現,日常飲食中的鈣攝取對鐵的影響有限。建議保守補充鐵保健品時與鈣隔開1–2小時,有助提升吸收率。

  • 貧血一定是要補鐵嗎
    不一定。貧血有多種成因與種類,建議進行抽血檢查診斷後,若為缺鐵性貧血,再決定是否補充鐵質。

 

適合不同族群的補鐵指南!

  • 孕婦與哺乳期女性
    每天需攝取較多鐵質,可多食用紅肉、深綠色蔬菜與豆類。
  • 兒童與青少年
    成長期需要大量鐵質,建議多攝取瘦肉、雞蛋與全穀類。
  • 素食者
    應搭配維生素C食物,如番茄與柑橘類水果,以提高植物性鐵質的吸收。
  • 貧血患者
    建議與醫師討論適合的補鐵方式,並遵照醫囑來改善缺鐵的狀況。

 

補充足夠的鐵質對維持健康至關重要,選擇富含鐵質的食物並搭配適當的飲食策略,可幫助提升鐵質吸收,預防缺鐵性貧血,透過均衡飲食與良好生活習慣,每個人都能擁有充足的鐵質,維持健康活力!

 

延伸閱讀:左旋C V.S 維他命C,一篇文章搞懂2者成分差異!

 

參考資料